產業週報

精選各項產業深入探討

提供客戶最全面的專業研究分析

貨櫃航運近況與全球運價趨勢
發行日期:2022/11/21
資料來源:華南投顧
資料整理:股科小編

一、年底節慶旺季已過,運價承壓

根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最新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2022年預估供給成長為4.5%,2022年預估需求成長為0.9%。而2023年預估供給成長為8.1%,2023年預估需求成長為2.7%,2023年供過於求缺口擴大。


中國出口貨量驟減,市場傳出9、10月出口美國線減幅擴大,貨量甚至低於疫前2019年同期水準,引發現貨價恐慌性下跌。11日最新一周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下跌8.6%、收1,443.29點,跌幅擴大,且連續21周下跌。其中美東線、歐洲線單周運價下跌16.16%、13.64%。


航商、貨代業者表示,戰爭、通膨影響歐美購買力大減,對商品的需求正在減緩。儘管消費者因應年底購物季來臨持續支出,但企業與零售商庫存仍高的情況下,拉貨動能也無力。


圖一、三大貨櫃海運機構運價指數趨勢(2021-2022)

資料來源:上海航運交易所、華南投顧整理

圖一、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歷年趨勢(2019-2022)


資料來源:上海航運交易所、華南投顧整理

觀察SCFI過去季節性波動,每年運價於7、8月進入小旺季,9月、10達到運價與運量的最高峰,並於10月中下旬進入旺季尾聲(圖2)。隔年2月為春節小旺季,隨後貨櫃海運市場進入淡季。觀察2022年SCFI的表現,運價在進入7月份後呈現旺季不旺的走勢,且在接近往年運量高峰9月底、10月初有加速下跌的趨勢。顯現全球需求在高通膨的壓力,以及去庫存的壓力之下,呈現疲態。


二、高低硫油價大,裝脫硫器效用佳

2019年底陽明海運曾估算,以1.4萬箱貨櫃船新一代節能船為例,每日用油120噸,一年平均航行290天,一年用油量4.48萬噸,如果安裝脫硫器,花費約500萬美元,當價差拉高到300美元,一年多就可回本。受到全球油價居高不下的影響,高低硫油價差已超越陽明當初估算的300美元,代表脫硫器成本回收的時間比當初估計的一年多將來的更短。


另外,航商曾估算,萬箱級貨櫃船(中大型貨櫃船)安裝脫硫器需花費7到8百萬美元,船隻進塢時間約40天(約1個半月),以1.4萬箱船一年航行180天計,每日用油110噸,高、低硫油價差以400美元計算,一年價差990萬美元,扣除每年攤提160萬美元(折舊期為5年),單艘一年可省下830萬美元。


2022年3月船用低硫油每噸售價首次突破1000美元,與高硫油的價差最高曾突破700美元。11月中旬新加坡船用低硫油每噸1063美元,高硫油每噸458美元,價差高達605美元,是疫情前約200美元的3倍。


圖三、高低硫燃油價格趨勢與價差


資料來源:Bloomberg、華南投顧整理

三、全球託運需求轉弱,海運供應鏈好轉

    由於零售商運輸主要透過貨櫃海運系統,故庫存水位的高低間接影響美國市場貨運拉貨需求。觀察發現銷貨庫存比與SCFI兩者呈反向變動,並具2個月左右的領先性,可視為海運市場運價的領先指標。8月份零售銷貨庫存比回升至1.24%,高於去年同期的1.1%,並自2022H1持續回溫,反映在貨櫃海運進入年後淡季的期間,美國零售商的庫存持續回補,遞延的貨櫃船業持續地將貨送抵美東、美西。

    另外,上海航交所公告的貨櫃航運綜合準班率與SCFI同樣呈反向變動,且具有1個月左右的領先性(圖五)。觀察10月份貨櫃準班率回升至38.15%,儘管持續好轉,但仍遠低於過往水準7成,但與2021年同期的17.04%已有一定程度的回溫,儘管各航商積極採行空白航班來平穩運價,但供應鏈狀況已隨著需求減緩持續改善。


圖四、上海集裝箱指數與美國零售銷貨庫存比(2019-2022)


資料來源:Bloomberg、華南投顧整理

圖五、上海集裝箱指數與綜合準班率


資料來源:Bloomberg、華南投顧整理

免責聲明

本刊載之報告為華南投顧於特定日期之分析,已力求陳述內容之可靠性,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內容之時效性,

審慎考量投資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報告著作權屬華南投顧所有,禁止任何形式之抄襲、引用或轉載。

 

想了解更多投資資訊嗎?

快來華南永昌線上開戶吧!

立即開戶 加入好友馬上綁定

 

歡迎使用華南永昌網站服務,為求最佳效果,建議瀏覽器使用IE10(含)以上版本及Chrome,1920X1080解析度
© 2022 Hua Nan Securit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電話:412-8889(行動電話請加02) 客服信箱:
ot@entrust.com.tw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4段54號5樓 110年金管證總字第0052號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