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Type-C介面使用端包括手機、耳機、外接固態硬碟、平板、汽車、電腦、擴充基座、印表機/掃描器、LCD顯示器、電源供應器等。以NB外部介面來看,早期DP、TBT1、TBT2皆採用Mini DP介面。DP 1.4起開始採用Type-C介面,TBT3起開始採用Type-C介面,USB 3.1起開始採用Type-C介面,早期MacBook的電源介面是採用MagSafe;2016年之後的MacBook改採Type-C介面,不過Apple於4Q21起又將MagSafe介面導回MacBook,但仍保留USB Type-C(TBT3)介面。
MacBook之MagSafe介面供應商:中探針(6217)
設備端USB Type-C(母頭)連接器主要由7部分組成,分別為外鐵殼(抗EMI)、加強鋼板、內鐵殼、塑膠主體、隔離鋼板(抗EMI) 、端子、PCB所組成。
鴻騰(鴻海2317)、正崴(2392)、貿聯-KY(3665)、連展投控(3710)、優群(3217)、宣德(5457)、建舜電(3322)、信音(6126)、凡甲(3526)、佳必琪(6197)、嘉澤(3533)、銓欣(6205)、宏致(3605)、泰碩(3338)、瀚荃(8103)。
祥碩(5269)、創惟(6104)、譜瑞-KY(4966)。
根據歐盟及研調機構統計,目前智慧手機充電器介面在Non-Apple的品牌中,已接逐步轉換至Type-C介面;Apple全球市占率約15%至20%,則仍以Lightning介面為主。
10年來,手機充電器格數量已從30個減少到目前3種常見傳輸充電線,包括蘋果手機的Lightning、多數其他手機使用的Micro USB(Micro-B),以及愈來愈多人使用的USB-C(Type-C),目前全球市占率排名依序為Micro USB的50%、USB Type-C的29%、Lightning的21%。
Apple三大產線方面,目前除了iPhone還未導入USB Type-C介面,MacBook及iPad皆已導入,Q3推出的iPhone 14系列仍未導入,預期明年的iPhone 15系列將會導入。
歐洲聯盟成員國和歐洲議會2022/6/7就歐盟銷售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統一充電器規格的法律文本達成協議,這項法案將要求多數可攜式設備採用USB Type-C充電規格,相關規定將於2024年秋季生效。
USB Power Delivery(USB PD)是由USB-IF協會制定的標準,與USB Type-C介面/電纜成套使用。該標準可以通過USB Type-C電纜提供高達100W(20V/5A)的功率。從USB可提供的功率來看,Battery Charging Specification 1.2(BC1.2)的7.5W(5V/1.5A)是當時的最大值,但使用USB PD可擴展至 100W(20V/5A),從電壓的角度來看,規格從當時只支援5V的VBUS電壓提升到20V。
USB-IF協會於2021年5月26日發布了USB PD 3.1,將充電功率從USB PD3.0的100W提升至240W,最高輸出電壓可達48V,並將原本USB PD 3.0規格(充電功率100W以下)歸類至USB PD 3.1,因此往後將無USB PD 3.0產品。USB-IF協會宣布於2021年12月22日終止100W USB連接線認證,100W連接線目前已被240W連接線取代。~USB PD 3.0/3.1僅支援USB Type-C介面。
以Apple三大產品線來看,目前供電需求超過100W的產品僅MacBook Pro 16吋,USB PD規格為140W,其餘產品皆低於100W(USB PD 3.0),也是Apple首度支援USB PD 3.1的產品,不過預期在處理器效能持續提升下,瓦特需求勢必會隨之提升,USB Type-C+USB PD3.1將為未來主流。
以非蘋陣營最新推出的產品來看,國內雙A部分,可發現高階電競及商用NB電源瓦特數需求之高,華碩的ROG及宏碁的Predator及ConceptD筆電皆高達230W以上的供電需求,介面部分仍採舊式DC Power Jack,但華碩於Q3推出的Expertbook B7 Flip(B7402)已導入USB Type-C供電。
由於USB Type-C+USB PD3.1可達240W供電,預期未來NB在240W以下的新機種將陸續取消DC Power Jack,改採USB Type-C供電。
Intel繼2Q19發表第10代Core處理器Ice Lake首度整合Thunderbolt 3,而不是依賴單獨處理器,Intel於4Q20又推出了第11代 Tiger Lake 行動處理器,成為第一款整合Thunderbolt 4的行動處理器,此舉將使Thunderbolt (USB Type-C)變得更普遍。
USB PD控制晶片供應商:威鋒電子(6756 )、通嘉(3588)、偉詮電(2436)。
有了USB PD後,想要快速充電,還需要有對應的傳輸線,電流超過3A時,傳輸線之連接器(公頭)端必須配E-Marker晶片,符合規範的概念股有鈺創(5351)、威鋒電子(6756 )。
Thunderbolt 4傳輸線供應商:Sumitomo、嘉基(6715)、連展投控(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