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高股息ETF(0056)於2019/10/23除息,每單位受益權配發新台幣1.8元,配息率為6.2%(以2019/10/22收盤價29.03元作為基準);截至今年十月底元大高股息ETF之基金規模達到將近新台幣280億元,截至九月底之受益人數則為11萬8千人,皆創掛牌以來新高;元大投信建議,若投資目的為存股或退休規劃的投資人,可參考此ETF做為資產配置中的一部分。

0056 ETF股價走勢

資料來源:彭博,元大投信整理,2018/11/6~2019/11/6             https://pse.is/MK37N

元大高股息ETF(0056)規模、單位數走勢圖

註: 左軸-藍線,元大高股息ETF規模(單位:新台幣10億元);
右軸-紅線,元大高股息ETF受益單位數
資料來源:彭博,元大投信整理,2016/11/7~2019/11/7                   https://pse.is/MK37N

 元大高股息ETF(0056)追蹤於臺灣證交所與富時指數公司合編之「臺灣高股息指數」,其成份股是以臺灣50指數及臺灣中型100指數共150支成分股作為採樣母體,再從中選取未來一年預測現金股利殖利率最高的30支股票作為成分股,不僅可以讓投資人一次買進臺灣精選30大高股息率優質個股,還可以一次涵蓋多種題材個股,達到有效分散風險的目的,且其配息機制更有機會能帶來相對穩定的長期現金流入。

元大高股息ETF(0056)在2007年底上市時規模僅新台幣30億元左右,隨著退休理財規劃等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此基金規模一路成長,在近兩年甚至從新台幣100億元左右一路躍升至新台幣285億元,顯示國人對於元大高股息ETF的關注度相當高,今年除息交易日前一天股價更是突破29元(未含息),創下掛牌以來最高價位。以下為元大高股息ETF(0056)歷年之相關表現統計數據:

元大高股息ETF歷年配息金額:


元大高股息ETF歷年現金殖利率:


不過元大投信提醒,期望享有息收的投資人,不論個股或ETF都有可能發生當年度不配息的狀況,尤其是希望透過息收享有現金流的退休族,退休理財標的勿過度集中,應適度分散於不同類型標的,例如:台股、美股、股市、債市、REITs、黃金等,透過不同的主題、區域、資產類型打造多元配置,提升投資組合面臨市場波動時的抗震強度。

以上二圖說明:因原公開說明書中揭露,元大高股息ETF收益評價日的股價要高於發行價格才進行配息(發行價格為25.00元),故2008年(17.33元)與2010年(25.43元,但已實現資本利得減去累積淨投資收益後低於25.00元)未配息。

本基金已於2011年修正信託契約,未來0056是否配息將不受收益評價日的股價是否低於發行價影響。

元大高股息ETF歷年填息天數:



高股息定期定額投資

另一方面,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也廣受投資人喜愛,不管市場位於高點或低點都定期進行買入,以達到「分散時間風險」的效果;對於小資族而言,只要每個月從薪水提撥一定比例的金額拿來進行定期定額投資,即可以用簡單的方式開始無痛存退休金。以下針對臺灣高股息報酬指數進行定期定額績效回測(每月月底投資新台幣1萬元為例):



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若採取定期定額的方式每月投資新台幣(下同)1萬元,經過12年多後總投資成本為154萬元,但累積市值卻來到268萬元,累積報酬率高達74.16%;也就是說,定期定額策略讓投資更簡單,投資人不用花費大量時間做研究找出合適的時機點進場,大幅降低擇時風險,只要慎選投資標的、遵守紀律、在固定時間投入固定金額,長期下來,也有機會獲得合理的市場平均報酬。

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增加,再加上不時可以看到年金改革、勞保可能破產相關新聞,越來越多人開始有「自己的退休金自己存」的觀念,小資族也該盡早開始為自己退休後的生活打算;元大高股息ETF(0056)經過了12年市場的考驗依然持續成長茁壯,受到更多投資者的支持與肯定,元大投信建議,若投資人想在退休後擁有相對穩定的現金流入,可考慮以有國民ETF之稱的元大高股息ETF做為資產配置中重要的一環。


想了解更多投資資訊嗎?

快來華南永昌預約開戶吧!

怎麼買?馬上約定立即開戶 加入好友

免責聲明

本資料僅供參考,不保證其完整性及精確性,亦不作為投資之建議或邀約,投資人應謹慎考量本身知需求與投資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歡迎使用華南永昌網站服務,為求最佳效果,建議瀏覽器使用IE10(含)以上版本及Chrome,1920X1080解析度
© 2022 Hua Nan Securit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電話:412-8889(行動電話請加02) 客服信箱:
ot@entrust.com.tw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4段54號5樓 110年金管證總字第0052號
icon_BackToTop